今年的高考结束已经一个多月,各地陆续进入到录取时间。而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炸锅”的事是——山东和浙江两个“3+3”省份没有同时选考物理化学考生的大量“滑档”。
2013年以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都实施文理分科,“3+X(文综/理综)”是最主流的考试模式。从2014年开始,各省陆续开始实施“新高考”,“新高考”的最初逻辑是取消文理分科,语文、数学、英语实行所有考生同卷,考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浙江还要加上“技术”共7门)中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美其名曰,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壁垒,尊重学生兴趣和意愿,给考生更多选择。
然而,这一改革从一开始就问题丛生。在文理分科状态下,所有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各自使用完全相同的试卷,所以分数都可以直接用“原始分”,卷面分是多少,最终分数就是多少。但由于“3+3”理论上可以出现20种副科的选科组合,高校录取不可能按照20个组合分别投放招生计划,就必须让这20种不同的选科组合的分数具有可比性,所以所有副科的分数都要换成“标准分”——所谓的“标准分”,就是把考生原始分数对应的名次再折算成一个分数。假设某个考生历史考了90分,在该省选考历史的考生中排名第一,在“原始分”的时代Ta就是90分,到了标准分的时代Ta因为其排名就可以直接转成100分。
从“原始分”到“标准分”,严重加剧了考生之间的博弈,一个考生在单科考试中最终得分是多少,不取决于自己做对了多少题,而完全取决于在选择该科的考生中的相对排名。加之在“3+3”之初,高校招生计划往往只看分数,并不限制选科组合,出于为了提升排名的投机性选科大行其道,六门副科中难度最高的物理被广泛弃选,理工科教育严重削弱,以至于到后来理工科院校专业在“3+3”省份普遍抱怨招不到足够的选学物理的考生。
后来,打补丁版本的考制变成了“3+1+2”——考生必须在历史和物理里二选一,且历史和物理统计原始分,另外两门考生可以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四选二。由于历史和物理是原始分不作赋分不能比较,因此划定历史类和物理类两条不同的分数线。目前,多数新高考省份都已改成这种考制,在事实上变相恢复了“文理分科”。
山东和浙江是目前剩下的两个考生规模最大的“3+3”省份。由于“3+3”省份副科全部实行“赋分”,某一门学科学霸越多,在该学科得到好的赋分就越难,一般中学普遍劝退考生选学霸扎堆的物理化学,鼓励考生选政史地等纯文科组合。然而,事实上2021年底,两省就已针对考生发出过通知,强调未来高校专业会强化“物理化学绑定”,大量专业只有物理化学绑定才能填报。但学校、家长、考生出于单纯追求较高分数绝对值和上更高一段分数线的诉求,仍然涌向文科,最终导致大量没有同时选择理化的考生80个乃至96个志愿组(学校+专业)都匹配失败滑档,而选择了理化的考生却“睡宽床”,录取名额十分充裕,少几十分都能进同样的学校。
有的考生的抱怨是,要求“物化绑定”的专业太多,甚至学生物学医学学地理,可以不选生物不选地理,但是都要必选物理化学,这是什么道理?
从高校选材效率和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要求来看,生物、医学、地理、农学这些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化学,本身是个天经地义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的问题。在实行3+X(文综/理综)改革之前,理科就是只考语数外和物理化学,高校这些专业招的全部都是中学没什么生物地理基础但学了物理化学的考生,有问题吗?没有任何问题。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四门带有自然科学属性的副科,表面上是四个副科,但是学科难度、体系化程度、作为基础母学科的地位,乃至对考生能力、逻辑的考查效率,物理化学远在生物地理之上,这是客观的学科规律,人为给这四门学科赋予“平等地位”,鼓励考生搞田忌赛马,纯属违背教育规律的闹剧。
弃选物理的考生学理工农医专业,这本来就是完全不可行的。然而在“取消文理分科”制造的一片幻象里,许多考生和家长对此感到不理解,这并不能完全怪他们。他们未必理解当下高考逻辑和大学选材逻辑之间的鸿沟,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规则制造了片面预期,才导致了一些考生现在的踏空。
更进一步地说,过去二十多年来,高考在考试学科上的反复折腾,完全是毫无必要的。
文理分科本身建立在一个客观事实基础上,理工科和人文社科是两个大的不同的学科门类,如果一个人要进入这两个大的学科门类的任何具体专业,就要形成在这个大门类的整体认知框架。在高考的长期实践中,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绑定,政治历史、政治历史地理的绑定,是基于这个基本逻辑的。
然而,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却人为取消“文理分科”,让部分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支离破碎,当然不排除有少数一通百通文理都强的大学霸,但更多的打破传统分科选科的考生,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文理兼修”“扬长避短”,反而陷入“文不文理不理”的尴尬,高中基础不牢,到大学之后痛苦异常。
而且,所谓的“3+3”也好,“3+1+2”也罢,考生的自由选科本来就建立在一种理想的设定之上——学校可以搞跑班上课。学生的行政班只绑定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应该像大学选修课一样每节课下课飞奔换个教室去上。但其实,全中国有几个中学有这样的硬件条件、师资条件和管理能力?不是每个学校都是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所以最后所谓的“20种组合”也好,“12种组合”也罢,一般学校能开出“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政治”“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历史地理”四种组合都算撑破天了,实际上大多数考生还是“大文大理”,换汤不换药。
但是赋分制的出现,制造了很大的混乱。赋分制最早是在西方标准化考试中出现的,标准化考试都是客观题。然而在高考中,理化生是纯客观题(不是说都是选择题,而是每道题都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解答题也是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政史地是主观题比例很高的试卷,客观题试卷区分度和分数分布形态和主观题比例高试卷的区分度和分数分布形态完全不同。在文理分科年代,由于文科招生名额少分数线高,学校会默认中等生学理科,但“3+3”省份只有一条分数线,在赋分制下,中等生容易在正态分布不显著的文科副科中套利,因此大量转而学文科,最终的结果是,文理分科客观上仍然存在,但文理科生的数量反而比以前失衡,加上了“物化绑定”这个补丁之后,文理科生的录取率就变得更加悬殊。
在这样的所谓“改革”中,有谁受益了呢?可能只有不畏难选物理化学的学生。大量选文的考生唱起了“文科生的悲歌”,而全社会也收获了更多的文科生——在这个空前强调硬科技和理工科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对口就业肯定是理工科就业,这是产业结构决定的,文科生这么多,对口就业率是高不了的,然后又进入到考公考编的循环,如是而已。
高考在中国有着极为神圣的地位,对高考的任何改革都牵动着全社会的敏感神经。综观过去数十年,高考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技术性改革,譬如从7月提前到6月避免暑热,从考前填志愿/估分填志愿到出分填志愿,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等,但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那就很难了。
长期以来,对于高考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四点。
第一是“唯分数论”,强化了应试教育,培养“高分低能”之类。然而,基于中国的国情,打破高考的“唯分数论”,可以说是“触动国本”的事。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后来实际上搁置了,本质上就是因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一标准极难把握。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等各种新的机制的设置,对传统的单一分数录取都是微调,对大多数考生也不构成实际影响。所以,“唯分数论”基本上改不了。
第二是“一考定终身”,让考生压力太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一些地方出台了语文数学之外的学科一年两考等手段,但是归根结底一年两考和一次高考区别并不大,还会产生各种新的问题,至今也未广泛推广,客观来说也并不重要。
第三是区域不公平问题。不同省份地区的重点院校录取率、本科录取率、总录取率差距悬殊,高考制度的地域均衡性存疑。尤其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一张卷的年代,“同卷同分不同命”饱受诟病,以至于2001年山东三考生向最高法状告教育部,要求认定高考录取分数线地区差异违反宪法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条款,成为中国“宪法诉讼第一案”。
然而,该案之后全国普遍实行分省命题,各省分数变得更不可比,分省录取制度反而更加坚固,教育部虽然要求部属院校考虑按不同省份人口比例调整招生计划,在一段时间里提高了一些弱势省份的录取率,但总体来看没有改变不同省份录取率失衡的大局。而改革分省录取制度,调整省份计划配额,是高考可能进行的潜在改革中触动各方利益之大的一类,事实上也很难改。
这三个问题都很难大改,那高考改革就只能在第四个议题上反复折腾了。所谓“文理分科”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考生扬长避短等等,所以要改革“文理分科”。在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之下,高考的学科设置反复“翻烧饼”,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无谓成本。
推动取消“文理分科”的人,本质上是完全不顾现实条件,纯粹从理念出发的空想。
有一种说法是只有中国才搞“文理分科”,这完全是个彻头彻尾的谬论。法国、德国等欧陆国家的类似考试,都是有文理分科的,选社科的就可以不选自然科学,反之亦然。因为很简单,以高中的教学难度,要让多数学生胜任所有文理学科,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现实的。
英美国家倒是没有文理分科,SAT只考语言和数学两门。但这是建立在这些国家的录取制度是真正的“综合录取”基础上的,不分文理科的本质是水平性考试只看语言和数学这两个最基础能力,你想要学什么专业看平时成绩、大学先修课、社会实践等综合情况,也并不需要再多考几门课,不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在中国这种“唯分数论”不可能改变的状态下,照抄这种体制是不可能的。
江苏高考曾经尝试过只把语数外三门的分数算作正式分数,但引入了四不像的其他学科等级制,达不到若干个B、若干个A的考生就会被限制报考特定水平的学校,制造了严苛的追求“学科均衡”和“不偏科”的导向,造成了巨大的混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江苏放大三大主科的所谓改革,完全就是东施效颦。
事实上,无论从大学的学科设置、培养逻辑和中国经济结构对应的社会需求来看,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必须在中学阶段学物理化学,这是一条正确且务实的路。事实上,在文理分科的年代,中考必考语数外理化五门,高一入学默认全员理科生,高一下期或者高二之后再给文科生开口子,是多数地区的主流模式,这对于大多数家庭和考生而言,也很简明、清晰、可预期的。
一个公共政策如果关乎大众利益,它的规则就应该越简单越好。高考科目的改革不是“化繁为简”,而是“化简为繁”,不仅违反经济规律、教育规律,而且还助长了机会主义。
回溯过去几十年的中国教育史,搞文理分科未必是最完美的,但至少是最不坏的,但凡不搞文理分科,都客观上导致弃选物理增加,理工科教育削弱。江苏考生自古以来以学霸著称,但在本世纪初“十年五改”的混乱中,江苏考生总体物理水平一落千丈,都让知名名校对江苏考生开始打鼓,足见瞎折腾的破坏性。
在3+2的时代,物理在750分里占150分,到了3+X时代,物理降到了120分,到了3+3或者3+1+2,就算选了物理,物理也只有100分(甚至还可能是标准分)。即使用今天最政治正确的视角,教育改革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这样降低物理分值和重要性的改革方向也实在是让人大呼离谱。
“改革”是什么?是不是所有“改革”都一定是好的?这从来就不是一件必然的事。“3+2”已经是相对比较完美的招生制度,为什么要改?为什么一个好的制度,就不能让它稳定下来呢?
过去十年的“新高考”,其实已经走了很多弯路。兜兜转转到今天,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都只能回到“大文大理”,本身就意味着不搞文理分科的“乌托邦”已经破产。
好在,包括现在各个“3+3”省份在内,未来的主流趋势都是回归历史类和物理类分开划线的“3+1+2”,考生重新得到“要学理工科必须学物理,学文科会面临专业限制多、分数线更高、录取率更低”这样的确定性预期。兜兜转转,除了降低了物理的分值,其实是回到了原点。
不过过去十年无数考生的血泪,已经无法挽回。只希望将来不要再有打着“高考改革”名义的反复折腾了,考生经不起折腾,社会经不起折腾,国家也经不起折腾。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