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我从杭州开车回成都,路经奉节,去了夔门。
这是我第二次到夔门。上一次去夔门,还是在2002年,那是三峡水库135米蓄水前的最后一年,也正好是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暑假和父母一起参加从重庆到宜昌的“三峡告别游”,在轮船上经过三峡。
夔门
虽然长江水位已经上涨了近百米,但今天的夔门依旧雄伟。从白帝城眺望夔门,许多人都会拿出人民币10元纸币的背面留影,这一处影像早已不只是一道风景名胜,而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我第一次经过夔门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出川。“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这是对四川盆地名山大川的概述,而在这四处山川中,夔门其实给我最大的视觉震撼。
夔门,即瞿塘峡口。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最西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公里,却是三峡中最为雄峻的所在。
从“三峡之巅”俯瞰瞿塘峡
这些年,瞿塘峡北岸开发了“三峡之巅”景区,游人可以乘交通工具或者徒步走上海拔1388米的三峡沿江制高点。但在我看来,站在山巅俯瞰瞿塘峡,这峡谷反而泯然于中国无数的大峡谷之中,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都不乏这种壮观的峡谷景象,反倒是在江边或江面上看夔门的两山耸峙,能让人思接千载。
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苏轼、陆游、黄庭坚,许多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都曾经过这里。“入蜀”和“出蜀”,成为了贯穿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命题,而夔门所在的奉节,也有了“中华诗城”之称。
今天,奉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重庆直辖市。但从文化意义上,奉节仍然是整个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中国,有一些省份横跨多个地理单元,譬如皖北皖南、苏北苏南,无论地形、流域、方言、生活方式都大相径庭,省名的指代,和行政区划范围完全重合。
然而,今天的“四川”一词就有些特殊。“四川”的称谓最初源于北宋时期的“川峡四路”,即益州路(治所成都)、梓州路(治所梓州即今三台)、利州路(治所先在今广元后迁今汉中)、夔州路(治所今奉节)。元朝在四川设置行省,它由此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划名。
四川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同四川盆地这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高度重合的。除去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四川盆地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盆地居民共享方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1997年川渝分治,四川省和重庆市变成两个互不隶属的一级行政区。“四川”一词实际上也就有了两重意义,一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四川省”的简称,不包括重庆市;而另一重仍然是地理意义上“四川盆地”的简称。后一种意义上的“四川”,实际上是类似“江南”“江淮”“两湖”这样的地理概念,后一种意义上的“四川人”,则是类似于“广府人”、“潮汕人”、“闽南人”这样的文化概念,而这两种概念,都不被政治疆域所框定。
在文化和地理意义上的四川,奉节和夔门举足轻重。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奉节一直是下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奉节在宋朝的时候还是夔州路的治所,当时就连重庆主城,都是要把奉节当成“省会”的。
夔门是四川物理意义上的“东大门”。中国很少有这样的自然景观,强烈地标志着某种地理界限。无论是去下游的文人,还是来上游的移民或商旅,每个人经过三峡,都能感受到这种四川与中国其他地域之间的迥异性。
早在战国末年,巴、蜀两国被灭,四川就被纳入到秦国版图,成为中原文化圈的重要单元。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里是经略西南的要地、沃野千里的粮仓;而到了战乱时期,这里又是适合割据的边地,中原政权的肘腋之患。
四川是如此重要,如此富饶,而且自汉景帝时期“文翁化蜀”以来更是人文渊薮之地。
然而,无论是北向穿越秦岭的蜀道,还是东向穿越三峡的水路,又是如此之险远。
四川在地理上高度封闭,但是却在漫长时光里接纳了无数的外来者,尤其是明清鼎革的战乱之后,“湖广填四川”让她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移民区。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和四川自成一体的格局,形成了四川人独特的性格——更道家,更乐天,也更务实。人与土地,相互眷恋,虽然四川的居住者早已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新移民到了这里都会渐渐落地生根融入其中。
但四川人只有走出四川,才会感知到自己和一个更大世界的连接。走出盆地,回望盆地,这是李白和苏轼的故乡水,这是杜甫和陆游的峨眉月。再远的路,总有出发的起点,再颠簸的不系之舟,都曾经温柔泊岸。22年前,当我第一次过夔门的时候,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代入,而今我已在外漂泊了16年,对先贤的心境,有了更多的理解。
游人如织的白帝城
我第一次去三峡的时候,没有进白帝城,这一次去了。白帝城中白帝庙,是刘备托孤诸葛亮之地,我一进入这庙宇,便想起成都武侯祠,同样是君臣合祀,同样有祭祀刘、关、张、诸葛的殿宇,同样有文臣廊、武将廊。对于西蜀政权而言,成都是丰饶的后方,奉节是前线的要塞,一文一武,形塑了蜀汉的历史,也是四川数千年历史的写照。
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川的历史,就是都江堰和川江的历史。都江堰,灌溉了成都平原,以物质上的充裕,奠定了繁荣和文明的基石,也成为全民族可靠的经济后方。
川江奔流在丘陵与大山之间,见证了迁徙,经历过烽火,淬炼出四川人的铁血和坚韧。从宜昌大撤退,到重庆大轰炸;从三线建设,到三峡移民,川江两岸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现代史。
奉节这个川江边的小城,是理解巴蜀大地的一把钥匙。在这里,你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然地理意义上四川的东端起点,也能看到古夔州两千年来对四川文化意义的立体构建。
每个四川人心中都有三峡,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都有三峡。
夔门就在那里,注视着大江滚滚东去。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