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刚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议案,把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高了6万亿。从上个月12日财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透露将提升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消息之后,具体数字,是外界高度关注的政策悬念,也让此次人大常委会,有了极高的舆论关注度。

这些年来,“地方债”从一个专业名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债务限额?什么是化债?下面做一个最简单的介绍。

地方政府要花钱,除了用税收,还可以借债。债务分为显性债务,就是到公开市场上发行的债券,以及隐性债务,比如地方政府通过下属的城投公司等国企,去借钱,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如果下面的国企还不起了,地方政府实际上要兜底)。显性债务的利率会比较低,隐性债务的利率会更高。

所谓的“债务置换”,就是用低利率的显性债务来置换高利率的隐性债务。现在“显性债务”有一个最高的限额。截至今年10月,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44.9万亿,限额是46.8万亿,所以地方政府通过新增显性债务来替换隐性债务的空间,已经只剩下了不到2万亿。

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新增6万亿债务限额,今年明年后年每年2万亿。同时,从2024年开始,未来五年还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专门用来化债,也就是说,未来三到五年,地方政府可以新增10万亿的显性债务,来置换隐性债务。简单做一个算术题,地方政府以显性债务替换隐性债务的空间,增长了5倍以上。

那么这个“化债”有什么用呢?首先,新增显性债务置换隐性债务,相当于债务展期,所以地方政府当期就不用还那么多钱了,可以留更多的钱用于其他事情,比如“支持投资、消费、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如果一家人的房贷展期了,每个月要还的房贷变少了,理论上就可以把钱用在消费上。第二,新增显性债务置换隐性债务,可以降低地方政府的利率支出,财政部的测算是,五年累计可以节约6000亿。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对这个政策,市面上已经有太多的分析。我跳出化债本身来谈谈。

其实,化债的本质是债务展期+降低还债成本,并不是举债。把6万亿化债、10万亿化债,等同于增发6万亿或者10万亿国债,这个理解当然是不确的,实际上这个政策力度也是不能和发债相比的。

但化债背后传递的信号,或许更重要。政府还是要带头借钱,政府还是要带头花钱。

中国经济的问题千头万绪,但其中明显的有两个,一是通缩压力,二是需求不足。

如果大家对物价,对资产价格都有贬值的预期,那么大家就不会借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相反,大家都会提前还贷。越是提前还贷,现期资金就受挤压,当期消费更加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的恶性循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就是如此。

要走出这个“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陷阱,宏观方向就要从“降杠杆”走向“稳杠杆”。全社会都在“降杠杆”,政府侧就不能继续“降杠杆”,只能把杠杆水平托住。

需求不足是非常重大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地产和出口,居民消费本来就不强,房地产引擎熄火之后,居民就业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社会预期转弱,消费变得更加疲软。你不花钱,我不花钱,需求就会陷入持续萎缩的负向螺旋,政府出来花钱,本质上是填补需求亏空。

政府借钱政府花,必然产生一系列的宏观效应,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从9月下旬以来,从最高层,再到央行、财政部的一揽子政策,希望向外界传达一个讯息:中国决策者对经济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中国经济的大盘子里,政府投资毕竟只是小头,大头还是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中国经济能不能重拾升势,宏观政策只是一方面。财政刺激从来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还是要让企业家、公众和外资有信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精准的预期管理、良性的公众沟通,是大国治理的必答题。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这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话题:



0

推荐

元淦恭说

元淦恭说

22篇文章 2天前更新

互联网从业者,前媒体人

文章
  • 文章归档
2024年 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