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北京时间昨夜11点许,特朗普宣称,中国如果不在今天(4月8日)撤销对美34%的反制关税,美国将对中国再额外加征50%的全面关税,4月9日生效。

而稍早些时候,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分别表示,欧洲准备和美国谈判,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美东时间4月6日晚间通话也同意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特朗普是在欧洲和日本都准备与之谈判的背景下,发出了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楚——如果传统盟友来找我谈,我就谈。但如果谁要反制我,我就要扩大制裁。对华关税威胁,不只是做给中国看的,也是做给全世界看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就开始打,但过去七八年好像还是有边界的有限战争。经过昨晚这一出,双方真的要走到“全面战争”的地步了。

客观来说,在当下的全球经贸体系中,美国作为最大的消费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中国作为最大的生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化受益者。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并不是像特朗普所说,中国在全球化中占了最大的便宜。事实上,美国占的便宜比中国大多了,但美国看不惯中国也能顺便占很多便宜而已。

过去这些年的事实很清楚,不管美国哪个政党上台,对华遏制的基本态度都是一样的。

在他们看来,全球各国在进行一场自行车赛,美国作为领骑者在为后面的骑手“破风”,而中国正是处在紧随其后的第二位置。

现在美国不那么在乎自己能骑多快,能在什么时候到达终点。美国更在乎的是,能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这个老二甩掉,因为如果不甩掉老二,老二就可能随时超越它。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其实换谁来当这个老二,美国都是一样的态度,美国理想的情况是自己领骑,但不要有能紧跟着他的老二,就算有,最好这个老二也轮换着来。

即使这个“老二”在美国阵营内部,它一旦威胁到美国的领先地位,华盛顿照样敲打不误。上世纪下半叶,美国对德国,对日本都搞过贸易战,“广场协议”更是闻名遐迩,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自己的“小弟”乖乖呆在“小弟”的位置上,不能让任何“小弟”对自己形成冲击。

理解了华府终极的行为逻辑,就知道其实早晚要走到这一天。

中国没得选。

全球化的旧日时光当然美好,但那终究已经是回不去了。既然天下大势已经变了,所有人能做的唯有适应。

面对当前的形势,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断。你的价值观、职业选择、身份选择、资产配置,每一桩每一件,都可能影响你对于这个巨震时代的认知。

人是观念的动物。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为什么信心如此重要?因为预期会自我实现。

中国这艘大船,就要开启穿越暴风雨的航程

在风高浪急的茫茫大海,支撑前进的不止风帆,更是信念。

话题:



0

推荐

元淦恭说

元淦恭说

55篇文章 6天前更新

互联网从业者,前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