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二十届四中全会,讨论执政党关于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五年前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功能对应。比较两次全会的文本,可以看出决策层思路的延续与变化。

1、政策面整体呈延续性

五年前是2020年,当年正处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年,同时当时的“十四五”规划又叠加了2035年的远景规划,因此会议公报相对较长。这次会议公报较五年前的有所缩短,但基本结构和核心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反映了政策面整体的延续性。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办好自己的事

两次会议都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都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在阐述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时,今年在五年前的“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之间加了一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对“办好自己的事”的一重呼应。

3、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会议公报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更加重视科技和安全

关于“十四五“和”十五五“的主要目标,五年前的公报在每一点之后又有分别详细展开,而今年的公报只列出了要点。我们把要点作一比较。

“十四五”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十五五”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十五五”主要目标是七个方面,比十四五多了一个方面,把“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拆分成了“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重视科技的信号很明确。最后一点直接用了“国家安全”一词,也反映高层对安全的重视度进一步上升。

5、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

五年前提的是“现代产业体系”,今年提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文本对制造业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到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并且定义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动员打赢“科技战”

五年前提的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提的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和“高水平”,是题眼。而且,今年的公报对科技谈得更为具体,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要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占领先机,打赢“科技战”的信号明显。

7、内需部分提“投资于人”

关于内需部分,今年新增表述是“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今年出台了0-3岁的育儿补贴,已经反映“投资于人”的政策取向。

8、对外开放相关表述大幅提前

关于对外开放的表述,和五年前有所变化。一是表述的位置大幅提前,从分论的第九部分,提前到了第五部分,紧接着国内改革;二是在具体表述上强调“扩大制度型开放”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应的意涵,是以中国发展带动全球机遇。

9、更加重视区域均衡。

关于区域发展,表述之变颇有看头。“十四五”是,“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而“十五五”是:“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中西部和东北)被置于“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之前,反映高层进一步强化区域均衡发展的意图,“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一部分资源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向县域下沉。

这一段还特别提到“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未来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战略项目可能更加均衡,更多投向成渝等大后方地区。

10、房地产纳入“民生”范畴

公报唯一一处提及房地产,是在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力度一节,提到“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现在,高层对房地产的考量已经不在经济层面,而在民生层面。

话题:



0

推荐

元淦恭

元淦恭

82篇文章 42秒前更新

互联网从业者,前媒体人

文章